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

《久別重逢》短評

【劇透在最後一句】電影一開始講音樂人的蘇昇華(鄭伊健 飾)入了醫院,幸好死唔去,在醫院重遇中學舊同學夏文萱(蔡思韵 飾),夏文萱抄了蘇昇華電話,二人又再分開。蘇昇華入醫院是因為經常找不到音樂靈感而酗酒出事,出院後依然故我。有一天,收到舊同學電話,原來夏文萱因為手術引致併發症死了,叫他出席喪禮,喪禮後不久,忽然有一個自稱夏文萱的女兒 Summer(許恩怡 飾),向蘇昇華提出要求,希望能與她一起,將媽媽的骨灰帶到日本。

另一段故事線,是少女夏文萱(許恩怡 飾)與少年蘇昇華(陳卓賢 飾)的愛情故事。到底 Summer 能否重燃蘇昇華的創作力量?而夏文萱與蘇昇華的友情又為何無疾而終?故事的發展就由大家慢慢發掘了。

整體而言,這是一套愛情小品,尤其是少女夏文萱與少年蘇昇華那段青澀的愛情,許恩怡與 IAN 的演繹算是吸引,而鄭伊健飾演踏入中年危機的「中佬」,與他以往的「古惑仔」感覺大相逕庭。鄭伊健與許恩怡的日本旅程,又是另一種感覺。許恩怡帶來的「少女感覺」很強烈,完全不像做戲,讓觀眾信服陳卓賢應該與許恩怡應是一對小情侶,IAN 的 fans 實在不能錯過。

=================
.
.
.
.
.
.
.
.
.
.
劇透:故事後段的發展,有啲似新海誠套《你的名字。》

2024年12月13日星期五

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短評

一套記錄在農曆新年舉行的「香港四徑超級挑戰」(Hong Kong Four Trails Ultra Challenge,下稱 HK4TUC),在香港戲院作小規模放映,每場放映都幾乎滿座,部分場次更一早爆滿。今次觀看 12 月 12 日晚上 8:15pm 的「映後分享場」,除了欣賞這齣精彩的紀錄片,亦了解到導演在拍攝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的心路歷程,Andre Blumberg 為何會舉辦 HK4TUC 這個瘋狂挑戰。電影圍繞著 2021 年舉辦的 HK4TUC,由於是第十年舉辦,搞手 Andre Blumberg 邀請過往的「生還者」(72 小時內完成挑戰)及「完成者」(60 小時內完成挑戰)的選手參加。

2021 年的 HK4TUC 仍在疫情期間,上一個月還在二人限聚令時間,舉辦挑戰賽遇上一定困難,但對於選手來說,最大的困難並不只是疫情所帶來的困擾,還包括如何在 72 小時內完成四條山徑,298 公里的路程。電影除了記錄選手在山徑上的「旅程」,導演還追蹤拍攝幾位有實力的選手,讓觀眾了解到選手們如何準備賽事,有些選手透過精準度以分鐘的計算,規劃每段路所花費的時間,另一些選手則以行樓梯不斷訓練,目的都希望挑戰在 50 小時內完成整個挑戰。到底預備充足的選手能否達成 50 小時的目標?而其他選手又能否成為「生還者」,還是升格為「完成者」?

挑戰賽遇上疫情,對於拍攝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,反而拍攝出更靚的香港山徑。疫情期間,工廠停工,更佳的空氣質素,令拍攝畫面效果更加清晰、震撼,電影上的配樂亦十分豐富,在選手們的不同心情下配上不同的音樂,加強畫面的感染力。最重要是,電影上記錄了每一個受訪者有血有淚的故事與動人時刻,要再拍多一套這樣精彩的紀錄片,相信是十分困難,難怪導演在「文化者」的訪問中提到:「Robin 斬釘截鐵的保證,這輩子不會再拍『香港四徑超級挑戰』了」。

伸延閱讀:
【紀錄片】三天賽事挑戰人體極限
《香港四徑大步走》導演Robin Lee為首部長片剪接三年

2024年12月2日星期一

《得寵先生》短評

本人很少看有關動物的劇情片,印象中看過的電影已是多年前的《導盲犬小 Q》與《秋田犬八千》了,近期上畫的《得寵先生》(前稱:狗轉人生),是圍繞 60 歲臭脾氣的長者任春佳(鄭丹瑞 飾)、流浪狗「燒腩」與動物義工鄧悅娜(盧慧敏 飾)的故事,故事一開始已經講到任春佳上山自殺,但被流浪狗燒腩發現,救回一命,本來任春佳是討厭流浪狗,最後漸漸改觀,更成為動物義工一員,故事如何發展就由大家慢慢發掘了。

本來以為電影劇情主要講鄭丹瑞與唐狗的相處,但看完電影後,故事較想像中豐富很多,包括移民、動物棄養、家人之間的關係等。故事豐富之餘,亦不太偏離鄭丹瑞與唐狗相處的主線,唐狗對鄭丹瑞的不離不棄十分感人。

《得寵先生》絕對是《破‧地獄》之外的最佳選擇。

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

《寄了一整個春天》短評

COLLAR 成員中有兩個是天才演員,Ivy So 無論在電視劇《和解在後》還是《飛黃騰達》上的演出同樣十分討好(希望她將來能在電影上盡情發揮),至於 Marf 在《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》演活了一個悲劇人物,今次在《寄了一整個春天》上做女主角實在令人期待。今日看完這套電影後,Marf 的演出也沒有令人失望,邱彥筒與陳書昕在電影中的演出很新鮮,讓觀眾有如置身於女校內,與她們一起過著沒有家長背景下的女校生活。

電影故事是講述兩個中學少女賣底褲賺錢,當中飾演許澄的 Marf 天生口吃,而她的朋友兼同學 Rachel(陳書昕 飾)則與她一起賣底褲與胸圍,其實兩個少女不是缺錢,只是當作一盤生意。在售賣過程中,遇上速遞員(張毓軒 飾)與靚仔 Gabriel(栢天男),還有一些「猥瑣男」,到底劇情如何發展?當中兩人賣底褲又會否被人發現?整體上故事的舖排算是合理,以新導演拍這類題材而言已算是及格有餘,只是電影結局的處理很有問題。虛幻的結局,我覺得有點差。

同樣的結局處理手法在《填詞 L》亦出現過,但《填詞 L》的真正結局,是結尾畫面出現前幾分鐘已清楚說明了,而《寄了一整個春天》可以說是沒有結局。其實,據其中一個導演的訪問上提到(下面有連結),本來電影是一個悲傷的結尾,正值因為 COVID 而更改了劇情。

筆者認為,悲情結局也可以變得正面,例如電視劇《十七年命運週期》,兩個男主角在中學時期賣老翻碟,其後「斷正」,其中一個學生被記「大過」。雖然做犯法事,但依然可如常讀書兼做醫生,始終成績好的學生,學校都會「網開一面」。在《寄了一整個春天》的許澄,也可營造出口吃但成績很好的好學生,而且賣底褲只是不道德而已,「搵食啫,犯法呀?」,假如能夠處理到結局問題,《寄了一整個春天》必定是本人推薦之選。

【專訪】《寄了一整個春天》導演葉鈺瀛 主演陳書昕/文:王冠豪GARY(電影朝聖)

2024年11月19日星期二

我對《破.地獄》的批評

【有劇透】這篇文並不是曲線文章,因為我見到討論區對《破.地獄》有不少批評,但很多都流於表面,好似剛剛回咗一個關於 MCL 荷里活廣場一日上超過 30 場《破.地獄》的問題,又回過「破地獄係唔可以鬧嘅」問題,所以今次想寫篇文,以批評的角度看《破.地獄》,看看是否成理。

1. MCL 荷里活廣場一日上超過 30 場《破.地獄》── 有人話咁做方便包場做數,又話扼殺其他電影上映的機會。我認為,戲院不是開善堂,如果沒有票房,就算包場也無法一日包 30 場戲,以每日票房看,《破.地獄》的確是令戲院提升收入。想看其他電影,也可去其他戲院,又沒有人用槍指住你去荷里活廣場睇戲。在 11 月 17 日星期日,我選擇去 MCL 荷里活廣場《破.地獄》,正正是因為當日開 34 場,就算 4:30pm、5:00pm、5:25pm 找不到合適的座位,也可選擇 6:05pm 場次。

2. 「破地獄係唔可以鬧嘅」── 呢個論點我覺得很奇怪,為何《破.地獄》係唔可以鬧?以下我就鬧畀大家睇。不過鬧之前,我奉勸寫「破地獄係唔可以鬧嘅」嗰啲人,真係想鬧,都先看一次套戲先,正如我從不會批評《焚城》,因為我根本冇睇過,亦冇諗住睇。

【再講多次,以下內容有劇透】

批評一:《破.地獄》故事碎片化
簡單講,韋羅莎與梁雍婷那兩段戲,甚至是黃子華的女朋友周家怡是否存在,都不影響整套電影的結構。事實上,《破.地獄》看似一套「散文集」多於一套電影。雖然角色在每一段故事的演繹十分扎實,但故事與故事之間沒有緊扣一起,例如:抽走梁雍婷那段戲,會否令《破.地獄》多了一個缺口?我看不到。

批評二:《破.地獄》剪走很多片段
有留意片尾的話,導演鳴謝很多人,據說導演剪走了很多劇情,有些演員直接消失在電影上。其實,這是「批評一」的問題反轉問,電影似散文集,既然剪走一兩 cut 也不影響主線(許冠文一家),正式上映版剪走整個人物又有甚麼問題?

批評三:對於「破地獄」流於表面
我去過殯儀館睇過「破地獄」,整個過程都幾長,今套電影只是許冠文幾個畫面,以及兩兄妹做一次「破地獄」而已,對於不熟悉「破地獄」過程的觀眾,看完都不知看了甚麼。老實講,如果想了解甚麼是「破地獄」,不如睇《恐怖在線》吧!正如鬼王潘紹聰話齋:「可能我太理性去睇,呢度合唔合理,嗰度合唔合理…所以我感動唔到sorry ! 其實,我唔記得這只是一部電影而已!不是真實紀錄片!」

批評四:黃子華唔係咁好戲
黃子華拍嘅戲,有人批評佢「出戲」,我認為批評黃子華「出戲」流於表面,黃子華在《破.地獄》飾演被迫轉行做喪禮,已經十分出色,不過,當佢接連講多過四句對白的時候,就開始變了「揀篤笑」tone,這種感覺很多時係因為我對黃子華的「揀篤笑」感覺不離不棄而已,只要放開一點,黃子華的演繹是恰如其份。

好了,以下我認為是一些不合理的批評,大家可以評論吓:

不合理批評 A:黃子華個個月要十萬使費,仲欠不少債,點解仲會坐的士同揸車? → 我識人月入十萬,可以長期爭人幾十萬卡數,一樣有車有樓,有乜咁出奇?我呢啲窮人唔會理解。

不合理批評 B:衛詩雅身為救護員,見到金燕玲手腫,明知佢身體唔好,點解唔帶佢睇醫生,到佢死咗先自責?唔專業! → 金燕玲堅持話自己冇事,而且兩人只係賓客關係,如果佢堅稱冇問題,衛詩雅唯有相信佢,呢個亦係我認為的合理解釋。

不合理批評 C:喃嘸行業傳男不傳女,女性月經視為不潔之物,師公唔鍾意,這是對道教的不敬! → 《破.地獄》是一套電影,不是一套記錄片,電影內容未必 100% 真實,當故仔睇便可。是否真的傳男不傳女,根本不是重點,而且在電影最後,許冠文封信都講咗,師公話女仔有 M 不潔都是傳返嚟,佢都唔知係咪真,許冠文最後選擇同佢個女諒解。

不合理批評 D:衛詩雅救唔到人走去搵 SP 做愛,事後畀 SP 醫生老婆在街打了一巴,故事完全冇鋪排與推進 → 一句答完:點解要鋪排同推進?電影有樣嘢叫「留白」,讓觀眾有思考與想像空間,例如梁雍婷同死者的關係,白只點解咁憎梁雍婷,都沒有清晰交代,但睇電影時都大概了解到,梁雍婷同死者係 Les,白只係死者老公,至於點死?都唔係重點。呢點就同韋羅莎要將死咗嘅仔放入東華義莊一樣。

2024年11月1日星期五

《邪 Mall》短評

在大陸基本上無法上映「鬼片」,加上港產片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大不如前,所以在香港拍喪屍片,就只有香港市場,今個星期上畫的《邪 Mall》,簡單來說是在「死場」拍喪屍片,格局上與多年前的《生化壽屍》有點相似,主要的拍攝場景是「全寶商場」(真身是「天悅廣場」),同樣是「一晚完故事」。

故事以舊式「美亞」片頭開始,講述在二戰時期,香港一群村民因避開轟炸而走入山洞,最後山泥倒塌,令村民被困在山洞內,最後一一死亡,其中一個帶領村民走入山洞的少年陰魂不散,多年後,山洞位置建成全寶商場,不同類型的店舖進駐,其中包括風水舖、影碟舖、快餐店、按摩店等。多年之後,全寶商場面臨清拆,變了死場,六十年一遇的「三破日」,隱藏在電表房的結界被意外打破,釋出橙色煙,人體吸入之後變了殭屍,故事就是講述主角如何打殭屍及離開商場。

《邪 Mall》與《生化壽屍》相似的地方,是部分殭屍一開始時還有少少理性,最終可能理性全失變了喪屍。楊偉倫飾演的麥師傅,基本上學藝不精,反而兒時經常留連在商場的阿欣(王家晴飾)記得已故師公曾經提過的「法寶」,協助麥師傅起壇作法,最終能否令一眾未變喪屍的人離開商場?

由於電影片長約 90 分鐘,故事節奏沒有拖得太慢,頭 30 分頭交代商場前後的故事,後 60 分鐘是喪屍追逐戰,整個教事算是完整交代,女主角 Candy 的表現亦恰如其份,阿倫唔搞笑地做師傅亦有些喜感,故事中亦不乏對香港電影的懷緬,例如父親對開業多年,但沒有生意的影碟舖依依不捨,阿欣放棄學業希望投身電影業等等。至於喪屍片的核突元素亦算有交代,有幾場驚嚇都有點駭人。不過今朝睇《邪 Mall》只得兩個人入場,不知其他觀眾感受如何。

2024年10月2日星期三

《武替道》短評

早幾日到戲院欣賞了《武替道》,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個 80 年代拍攝港產片的過程,其中一個武師因為意外半身不遂,後來,當中的武指估計因為開工不足,轉行做跌打師傅,轉眼之間,現代的拍攝仍有武師,只不過新入行越來越少機會了,之後有投資者想拍攝一套有 80 年代風格的港產片,所以找來當年的武指,與現代的「威家班」合作拍攝電影,當中兩代人會產生磨擦,還是一起磨合拍出一套好戲?

睇完整齣電影,相信導演很了解不同年代港產片中,武打方式的不同之處,例如 80 年代拍攝求連鏡,有距離感,近代的武打接近 MMA 的搏擊方式(甄家班那種拍戲),用近鏡、碎 cut 等。或許睇慣 80 年代港產片的人覺得近代港產片的武打片段不夠實在,新一代的武師則認為上一代武指的工作方式會「做死人」、太山寨、不顧他人安危等。

或者兩個導演都知道港產片已去不到過往的輝煌年代,中後段那些說教式台詞,很像臨死前的呼喚,這些台詞似乎是刻意放入電影內。說教式台詞,如「新一代冇機會」、「要搏到盡」、「低budget」等等,令觀眾直接入腦。

整體來說,董瑋做得好,絕對是稱職的男主角,值得入場欣賞。

2024年9月19日星期四

《變形金剛初始篇》短評

Transformers One 是一套全動畫電影,講述未有博派、狂派的 Cybertron 斯比頓星的時間線,亦即是柯柏文與麥加登的前半身故事,當時仍是礦工,主要負責採礦產出能量方塊,做礦工的變形金剛都不能變形,所以行動受限,後來因為私下參加比賽輸了,被下放到負50層工作,遇到大黃蜂前身 B-127,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來自遠古的訊息,於是離開工作崗位,尋找斯比頓星不為知的真相。

如果對變形金剛背景有基本認識,電影整體上是值得一看,電影重新定義變形金剛與其宿敵昆塔沙人的關係,還有博派與狂派如何形式,整個故事算是完整,假如故事繼續寫下去,相信可緊接電影《Bumblebee》(大黃蜂)的故事線。至於對變形金剛背景毫無認識,就未必適合欣賞了。

《變形金剛初始篇》的畫面表現只屬一般效果,很多打鬥場面基本上用快鏡放幾秒便草草收場,至於聲音效果屬預期之中,但完整的故事舖排,尤其麥加登與柯柏文如何由朋友變敵人,以及柯柏文如何從至尊金剛中得到 Matrix of Leadership,所以這套電影是值得入場觀看。

2024年9月15日星期日

《我談的那場戀愛》短評

這套是「網戀」×「網騙」的故事,聽《大把戲》影評,原來電影故事是來自一個真人真事的改編,有人說電騙 / 網騙方式好離奇,但真實的事件有時比小說更神奇。吳君如飾演一名醫生,外表看似沒有任何情感,內裏卻是空虛,遇上一個網騙宅男 MC 張天賦,吳君如一開始的時候是欺騙 MC,但漸漸投入更多感情,一邊「網戀」,另一邊就「網騙」,英文名《Love Lies》的「Lies」,除了是欺騙,同時另是依靠之意,女主角透過「網戀」得到依靠,被騙財已是小事,最重要是得到心靈的慰藉。

整體來說,電影故事十分完整,吳君如與 MC 張天賦既接近又互相看不見的關係,拍得十分吸引,MC 張天賦演活一個宅男角色,而電影中每一個配角出鏡都有意思,沒有多餘鏡頭,加上留白的結尾,讓觀眾有思考與討論空間,絕對是推薦之作。

2024年7月3日星期三

《公開試當真》短評


講起公開試,好多人講起都怕怕,但考過會考同高考的我,當年反而冇乜感覺,中五會考,基本上冇乜點溫書,全靠天才波夠分原校升中六,中七考 A-Level,臨考試半年確實有操 Past Paper,主要係做 Pure Maths,因為自知自己數學成績一般,其他科目都沒有讀太多。現在香港將兩個公開試合二為一,所謂「一試定生死」。《公開試當真》就係講兩位主角用四個月時間追回進度,究竟各補習天王能否令他們爭取更佳成績?

電影以記錄片手法拍攝,記錄2023年應屆考生滕毅康與電影監製許賢用四個月時間追回三年課程,許賢當時想讀中大經濟系,但因為唔夠分所以選讀其他科目,今次以自修生重考可說是自我挑戰。未看電影之前,起初認為成績進步是最大看點,看完之後,發覺結果不太重要(至少對我來說),反而兩位在讀書過程,以及許賢與媽媽之間的對談,令人對以往考試前與家人的關係有不少共鳴。對白十分真實,看似平常的說話,在電影上變得有點搞笑,而我相信電影為一些曾經失落於公開試的人帶來一點啟發。

2024年5月30日星期四

《芙莉歐莎:末日先鋒傳說》短評

上一套 Mad Max 系列已經係九年前,雖然已不太記得電影細節,但中間由 Mad Max 揸車離開山谷到擺脫不死 Joe 一段,絕對是試多聲道的必試片段,我在舊公司出咗一個 Facebook 詳述箇中原因,有時間可以 click 入下面條連結。

《末日先鋒:戰甲飛車》:出色的音效設計 但未必個個識得聽

去到今集《芙莉歐莎:末日先鋒傳說》,聲音效果依然強勁。不過今次我去咗尖沙咀 iSquare 睇 IMAX 版,IMAX 戲院在聲音上的特色是輸出音壓特別大,缺點是聲音的細節部分很弱,當有很多架電單車怒踩引擎,中低頻強勁,但減弱了配樂中的細節部分,要聽真聲音效果,最好去靚聲戲院睇 Dolby Atmos 版本。至於畫面,則較上一集更加乾淨,雜訊更少,在室內環境色彩更豐富,光暗反差更明顯,遠遠超越上一集。

講到劇情,就算冇睇過上一集《末日先鋒:戰甲飛車》亦問題不大,因為呢一隻係前傳,即係補充上一集沒有詳細講解的事,包括女主角芙莉歐莎的前半生,又為何做不死 Joe 集團的主力車手?雖然今集不死 Joe 也有出場,但主要反派「雷神」Chris Hemsworth 出場較多,只係因為我對雷神印象太深,覺得佢演得唔夠奸。

有人說今集較上集遜色,如果講鬥車場面,我認為各有特色,上一集主要係鬥車畫面同勁爆聲效,故事交代上著墨不多:而今集既有鬥車,聲效亦很強勁,但文戲亦不少,今集的片長亦較上集長了半個鐘,令不少人覺得故事拖得較長。可能導演 George Miller 都覺得故事長,《芙莉歐莎:末日先鋒傳說》的故事分成五節。其實分五節效用不大,因為在戲院也是一次過看完,反而在家中看串流的效用較大。

總括來說,《末日先鋒》係一套好個人風格的電影,鍾意 George Miller 或者 Mad Max 系列的觀眾,今集不會令你失望。如果從來冇睇過任何一套 Mad Max 系列電影,又唔知邊個係 George Miller,最好看一看今集 Trailer,如果睇完 Trailer 後對《芙莉歐莎:末日先鋒傳說》沒有興趣,就不要入戲院看了,看完之後好大機會出負評。

2024年5月26日星期日

《查無此人》短評

呢套係孫立基响疫情期間拍攝的電影,想當年在 3D 流行的時候曾經訪問過佢,最近忽然有套關於網絡詐騙的電影《查無此人》上畫,老老實實,我真係好驚上畫幾日就開始 cut 場,所以趁有時間,今朝去 K11 睇早場,最後發現,原來《查無此人》比想象中好睇,值得入場支持。

睇電影 poster,大概知道由余凱祺飾演的女主角疑似殺死黎紀君飾演的角色,然後疑似交換身份,而電影開始的頭幾分鐘,就已經隱隱揭露兩者已交換身份,電影是發生於由一個大單位間開的多間套房開始。除咗身份交換,電影亦提及金融詐騙、身份轉售等,內容豐富亦不難明白,電影內亦會簡單交代。

通常呢種類似懸疑片,到最後都是草草收尾,解釋牽強,但《查無此人》最終結局算是完整,女主角下場幾慘。雖然有人話冇交代神婆同網絡 KOL 下場,但正如電影中的 Ray 話齋,要做,就要做到底,話唔定其他人一樣,都會被消失,或者被利用洗白。

要睇電影劇透,可以去【Yahoo送戲飛】全港首部身份盜竊犯罪片!《查無此人》改編真實詐騙個案睇睇。

2024年5月6日星期一

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短評

電影由試映以來,幾乎全面好評,有冇咁好睇呀?今朝見戲院有位睇早場 Dolby Atmos 版,$60 睇足兩個鐘係好爽嘅。大部分時間都係打交,電影裡面好多人本身都唔係習武之人,咁長嘅打片應該拍咗好耐。雖然有啲動作看起來有啲突兀(例如林峯飛上一層而唔係跳上一層),但整體打鬥場面相當精彩,場景設計、聲效效果就不需多講了,基本上有讚冇彈。如果吹毛求疵,都不外乎缺乏女角、文戲太少而已。

2024年5月5日星期日

再看《但願人長久》

【有劇透】對我來講,用畫面說故事的電影好易睇漏嘢,第一次睇《但願人長久》的時候,睇漏眼有啲嘢唔明,又冇人提過,唯有入場再看多次,最後發現林覺民(吳慷仁 飾)最後都係吸毒死。

點解係吸毒死?有留意林覺民在屋內的最後一個畫面,是在枕頭內找一些東西,還記得 07 年子圓(謝咏欣 飾)在父親的枕頭內找甚麼,然後扔到洗手盆嗎?是白粉!所以我估計林覺民最後都是戒不掉毒癮,在家中食白粉後死亡。第一次睇呢套戲,還以為林覺民在湖南死去,但當留意到林覺民這個小動作,加上由 17 年子缺(袁澧林 飾)通知 17 年子圓(祝紫嫣 飾)爸爸死訊。假如爸爸在湖南過身,家鄉的親戚應該會先通知子圓吧!

2024年4月22日星期一

《但願人長久》短評

今個星期日(4 月 21 日)係全港戲院日,全港戲飛 $30,本來很難買飛,但發現九展星影匯《但願人長久》 9:55pm 場次還有很多位,所以當天直接去戲院買飛,屋企食完晚飯之後再搭車去九龍灣睇,反正我由九展返屋企都係搭 10 分鐘車,所以唔怕夜。
電影整體上是很平淡,沒有甚麼驚人劇情、沒有扭橋,純睇故事可能會覺得悶,但只要留意畫面部分,就能看出不論導演還是演員花了很多功夫,當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 ── 林子缺(袁澧林飾)向著家姐林子圓(祝紫嫣飾)說,老豆(林覺民,吳慷仁飾)老咗好多,佢好似縮咗水咁樣,就發覺吳慷仁扮演曾是癮君子的 60 歲「老人」,就感覺到佢真係好瘦,瘦到有點病態,吳慷仁拿不到最佳男配角確實有點可惜。

至於故事內容,不在此詳述了,Google 都可搜尋到大量資料,反而想講講電影的一些缺點。《但願人長久》用畫面說故事,對白不多,但部分畫面冇聲,完全沒有配樂,其實很難推進觀眾情緒,從而帶領觀眾進入劇情。這是否因為預算問題,令到配樂部分有所不足?還是導演祝紫嫣的刻意安排?看到 End Credit 的時候,發現去到一半之後已經完全冇音樂,最後結論,我估計是預算限制。假如在配樂上做得完整一點就更加完美了。

2024年4月17日星期三

《美帝崩裂》短評

早幾日趁有時間睇《美帝崩裂》(Civil War),有人話香港個譯名唔好,唔貼切,查實香港改西片名主要係吸引人去睇,改「美國內戰」邊夠吸引。不過譯名唔係重點討論嘅話題。今次想講吓電影內容,究竟我睇咗啲乜。

故事一開始就講加州同德州組成一個叫「西部力量」(Western Forces),去進攻華盛頓,簡單來講即係「白宮淪陷」啲 friend,但睇睇吓發覺唔係「乜乜淪陷」,反而似一套講述幾位記者(一個著名戰地女記者、女記者同事、兩位記者嘅上司,以及一名新仔)出發去華盛頓嘅公路故事,幾位記者在沿路看到內戰的悲慘景像,中間有冇死人?因為費時劇透就無謂講了。以為 A24 低成本冇乜戰鬥場面,但最後四分一竟然又變咗「乜乜淪陷」,節奏加快,快到有好多應該慢慢交代嘅情節睇唔切,睇完都唔明,要睇網上嘅詳細解說先知當中的轉折位做緊乜,冇辦法,真係打仗時間,「乜乜淪陷」喎,好多嘢根本冇時間諗,何況將佢放入電影內的最後四分一部分?

最後想講,呢套絕對係一套虛構故事,故事係出於美國總統做三任總統,令兩個立場大相逕庭嘅大州(一個民主黨票倉,另一個係美國本土立場鮮明嘅共和黨州份)合組「西部力量」。要出現一個人做三任總統的情況,現實上也很難成立,所以加州同德州組成聯盟去攻擊華盛頓政府根本冇可能。出現呢個故事設定,當然係考慮到「最大公約數」問題,不同立場的美國人都睇得舒服自在。睇返事後報導,根據調查,有 52% 觀眾自稱係左翼,而 17% 就自稱右派,開畫票房不俗,香港觀眾反應亦唔差,尤其係「Hong Kong? China!」嗰幕,聽講有人因為呢幕要再入場睇多次,有冇咁誇張?

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

頂好大光麵

好多年前,响茶餐廳食茶餐或常餐,嗰個「公仔麵」係「大光麵」已經變成咗 de facto 約定俗成的標準,大家從來都不理會那個「公仔麵」是不是真正的「大光麵」,因為去得茶餐廳食,要求快,唔難食就可以了。不過,近十年的麵真係難食咗,所以好多時直接加五蚊轉出前一丁。最近睇 Viu TV 節目《茶餐廳》第五集,才發現香港只有兩成茶餐廳用大光麵,其餘八成都是用平三至五毫子的大陸麵,據說是「東和招牌麵」,我就沒有考究了。

雖說大光麵並不是甚麼好食的麵,但今日中午去凱旋餐室食一個沙嗲牛麵常餐,發覺真係食返多年前的感覺,有時間去其他地方試試大陸麵先。

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

西貢遠足

差不多有半年沒有遠足了,天氣太熱、下雨、打風前後日子都不適合行山,所以趁今年年初五比較得閒的時間,行一段較長的路程,今次就選擇行「麥理浩徑2段」(逆走)。還記得2022年年頭,曾經行過「麥理浩徑1段」到達萬宜水庫東霸,再沿路折返,但全段「麥理浩徑1段」都是石屎路,行得幾悶,今次想行2段,但又不想由1段開始行,所以選擇由2段終點行到萬宜水庫。
去2段終點其實好簡單,在西貢碼頭乘搭九巴94號到達北潭凹落車,過對面馬路就是了。如在假日時間,可選擇乘搭96R,直接由鑽石山站出發,終點位有廁所及水機,飲定水同去定廁所。本來預計的路徑是行晒整段「麥理浩徑2段」,到達東霸才決定行「麥理浩徑1段」逆走還是搭的士離開。後來因為行錯路,最後的路程如下:北潭凹→赤徑→鹹田灣→田灣→吹風坳(半段麥理浩徑2段逆走)→西灣亭→(西貢西灣路)北潭涌

「麥理浩徑2段」逆走,一開始是暗斜落山,十分好行,年初五並不是假期,但對於大陸來說還是假期,好多大陸人來港行山露營,觀其裝備就知道來自大陸,因為全部幾乎一式一樣,有時遇到大陸人都會問路,如果識路都會答吓佢哋。
一開始行,好快就會望到黃石碼頭,遇著年初五天氣好,景色十分優美。
路住一路落山,會經過赤徑碼頭,那裡真係水清,最重要係沒有人,海面更沒有垃圾。
跟住指示行,就會鹹田沙灘,我真係第一次在香港望到咁靚嘅沙灘,由於由北潭凹行過來也要個半鐘,不是去遠足或路營都不會專程來到這裡。
離開鹹田海灘,就開始上山,但路程不長,全條路大部分舖上石屎及梯級,路上還會經過西灣觀星台,這裡周圍沒有燈光,觀星一流!上山一段時間便會落山,去到第二個海灘──西灣沙灘,如果跟麥理浩徑行法,會經過一條石橋,其實如果遇著西灣退潮,可直接行沙灘,可節省十多分鐘。
由於不是假期日子,大部分店舖都沒有開舖,但西灣幾間店舖在平日也會開舖,尤其是海灣茶座,看著無敵海景真係一流,不過海灣茶座食嘢都幾貴,所以只係經過影一張相走人。聽講假日可以買船票直接搭快艇去西貢,但因為我唔識游水,搭快艇真係可免則免了。
至於點解行錯路而改行西貢西灣路?因為在吹筒坳冇睇路,一路直行,行到西灣亭才發現行錯路,本來想行返轉頭去浪茄,但看時間,怕未落山已天黑,結果都選擇直接西貢西灣路步行去北潭涌,這段路大約行個多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