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兩日看了《風林火山》,畫面上確實很「型」,獨特的黑色畫風,無論是電話、警車、救傷車、衣著都很暗黑,一開始欣賞電影的時候,曾經想用「文藝片/藝術片」去看待《風林火山》。可惜的是,畫面除了「型」外,未能表達出甚麼特別意義,劇情仍是以對白交代,所以電影只能歸類為「劇情片/商業片」。一套真正的「文藝片/藝術片」,能夠以畫面說故事,近年比較突出的例子是祝紫嫣的《但願人長久》,電影對白不多,很多劇情以畫面表達,與一般商業片的表達方式大相逕庭。
講到故事設定於 1994 年,本來用於通過審查也是無可厚非,電影是中港合拍片,1997 年之前,港英政府壞事做盡,97 年後,香港背靠祖國,香港由治入興,大家熟到可倒轉背。可惜的是,除了「1994」這四個數目字外,電影沒有任何事物令人聯想到 97 前的光境。很多人會用 Viu TV 劇《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》來比較 ── 這套電視劇用 2000 年代的摺機上網、傳送群組訊息,難道這是「時空錯亂」的例子嗎?其實,《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》的故事是建構於一個架空時代,沒有標明年份,以 Y2K 風格配上高科技通訊,而《風林火山》只能說是走未來風格,但故事硬設在 1994 年實在是格格不入。
另外,電影被小弟歸類為「劇情片/商業片」,故事理應以演員對白或演員之間的互動交代,可惜的是,部分劇情交代不清,例如某人是警察臥底,除了被殺那一刻,電影沒有任何線索交代過這個人是臥底。當中有不少故事脈絡都需要由觀眾「腦內補完」,直接一點說,不完整的電影故事,以「劇情片/商業片」是失敗之作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