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單說,電影是從聾人角度看這個世界,探討聾人身份認同問題。由於聾人有聽力障礙,聽不清楚其他人發音,之前的聾人很多時變了好像啞巴一樣,不懂說話。後來科技進步,除了有專人教觀察口唇移動學發音,更有人工耳蝸幫助聾人消除聽力障礙,令他們變成「正常人」,電影中的方素恩(鍾雪瑩 飾)和吳昊倫(吳祉昊 飾)就是融入社會的聽障人士。至於吳昊倫的兒時同學兼老友葉子信(游學修 飾)沒有做人工耳蝸,只用手語與其他人溝通,並以手語溝通為榮。到底融入「正常人」社會的聽障人士是否得到真正的社會認同?使用手語會否成為被摒棄的溝通方式?電影所表達的並不是「賣慘」,亦不是給人甚麼希望,而是讓人思考身份認同議題。
至於兩位主角的演出,鍾雪瑩的演繹十分出色,除了由始至終,擁有聽障人士獨特口音的說話方式,從她的眼神中亦看到電影一開始時信心滿滿,到中段的時間變得疑惑,更令觀眾信服女主角帶出身份認同問題。游學修除了用手語演繹,身體語言亦令到劇情推進更有說服力,不少場口不看字幕,也能感受到男主角當時的心情如何。吳祉昊作為新演員,其演出亦十分不俗,帶出聽障人士在「正常人」環境下如何工作、生活。